以刀為筆,以蠟為墨,一雙靈活的手在畫布上一揮而就,一幅生動的畫面躍然而現。畫布經染料浸染後曬幹,隨後用水煮至脫蠟,花紋即現,待曬幹後,一個蠟染著作便完成了。
「一染為青,二染為藍,三染為靛。」王光蘭指著浸染的畫布說:「咱們的蠟染製造都是純手藝、純天然的。」
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普安鎮高硐村,有這樣一家店鋪,面積不大,二十平左右,店裏擺放著各種蠟染著作,這便是王光蘭開辦的高硐苗麗蠟染銀飾專賣店。
「日子是越來越好哩!」從小就學習的技藝,現在成了致富的手藝,小小的店鋪,一年能發明近十萬的收益,這讓王光蘭十分自豪。
「我一年能訓練一千多人哩!」在王光蘭的專賣店裏,遊客既能夠購買蠟染成品,也能夠親身體會蠟染製造。只需別人想學,她都毫無保留地教授。
其實,在高硐村,像王光蘭這樣憑仗手藝技藝翻開致富大門的人不在少數,據介紹,村裏的婦女簡直人人都在家展開手藝業,2022年全村手藝業年產值近4000多萬元。
而這一切都得益於黔南州婦聯繼續推進秀麗方案施行。
自2013年施行秀麗方案以來,黔南州婦聯依托水族馬尾繡、苗繡、布依族楓香染等特征手藝業優勢,引領廣闊婦女大力展開特征手藝工業,用指尖技藝致富增收。
同時,不斷促進秀麗方案提質晉級,加強秀麗方案東西部協作,屢次赴廣州考察學習,與廣州市婦聯環繞鄉村復興、特征手藝工業展開、婦女交流訓練、公益幫扶等內容進行項目策劃、資源對接。兩地就如何協助黔南州婦女特征手藝企業展開,提升繡娘素質等方面達到共識。2021年5月,在省婦聯組織下,黔南、廣州兩地還簽訂《「秀麗方案」東西部協作框架協議》,達到資源整合、人才支撐、渠道建立等系列協作誌願,進一步夯實協作根底。
今年2月15日,兩地婦聯在廣州市一起舉行「廣黔同心·秀麗同行」秀麗協作成果展。
活動現場,上演了黔南民族立異服裝秀,兩地非遺傳承人代表進行了訪談對話,兩地婦聯為廣州市、黔南州7個「秀麗協作方案基地」授牌,建立資源共享、協作共贏的渠道。同時,組織黔南手藝企業管理人員和繡娘20人到廣州市進行為期4天的訓練交流,學員到廣州知名刺繡企業探訪學習。
另一方面,舉行非遺傳達巾幗攻堅舉動。申請廣幫資金20萬元,舉行「廣黔同心·秀麗同行」非遺傳達巾幗攻堅舉動。在廣州市海珠區FDC面料圖書館、黃埔區鄰裏中心、荔灣區東教街道、荔灣區三生文明海絲堡店安置4個非遺手藝技藝產品展現展銷點。
黔南州婦聯經過不斷建立各類展現渠道、展開技能訓練等,推進特征婦女手藝工業展開,讓民族傳統技藝煥發出勃勃生機,更助推了廣闊婦女創業工作。
據了解,2022年以來,黔南州共爭取省婦聯秀麗方案訓練項目12期,項目資金共計60萬元。其間8期在易扶點社區展開,訓練400人。
下一步,黔南州婦聯將從堅持立異模式,厚植內生動力拓寬展開思路,堅持市場導向,促進婦女特征手藝業集群展開,為全州婦女創業工作提供更多機會。